双十一临近
10月28日上午
小新分享的一辆
特殊的“国货购物车”火了!
▲ 中新社国是直播间发布微博,冲上微博热搜
近年来
国产好物不断崛起的同时
大国重器也在持续上新
国货购物车里的硬核物件
天和核心舱
建“宫”大业第一步,我国载人航天进入“空间站”时代
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三步”,中国空间站工程在今明两年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发射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计划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届时,太空中将出现中国的“天宫”。未来两年,“天和”将在距离地面约400公里的轨道上,静候“天舟”“神舟”“问天”“梦天”等航天器的陆续来访,共同完成空间站组装建造和关键技术在轨验证等建“宫”大业。此次发射的天和核心舱重约22.5吨,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研制,是我国目前在研最重的航天器。它相当于空间站组合体的“中枢系统”,能够接待货运飞船和载人飞船来访。神舟十三号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十三香”
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神舟十三号飞船在发射约6.5小时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天和核心舱及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本次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任务,也是该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待航天员乘组安全返回东风着陆场、工程总体对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进行全面评估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正式转入空间站建造阶段。歼-20
中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代机,横空出世,守卫河山
现代战争对航空武器装备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装备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还要全方位融入作战体系。歼20批量列装空军后,使得空军拥有了隐身制空的能力,这不仅在现代战争中至关重要,更支撑了空军不断提升实战化能力、建成一流空军走出了坚实一步。
随着歼20隐身战斗机、运20大型运输机、直20战术通用直升机、FC-31战斗机以及攻击11无人机为代表的先进机型陆续亮相,我国航空武器装备正式迈入“20时代”。
如今,“20家族”一定会不断壮大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在回答何时会有新的“伙伴”加入时,歼20总设计师杨伟承诺:“你期待的都会实现!”
白鹤亮翅金沙江,我国水电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白鹤滩水电站是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水电工程,其机组是目前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水电机组,设计、制造以及机组安装精度要求极高,被誉为水电行业的“无人区”。“白鹤亮翅金沙江”,是中央企业全产业链协同创新、自主创新的典型范例。7月17日,白鹤滩水电站右岸15号百万千瓦机组完成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距离首批机组投产发电仅19天,再创百万千瓦机组投产发电新纪录。截至9月7日,已投产的4台百万千瓦机组运行状况良好、各项技术指标正常,累计发出的50亿千瓦时清洁电能,可替代标准煤约15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20万吨,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预计明年7月,白鹤滩水电站16台百万千瓦机组将全部实现投产发电目标。届时,白鹤滩将与三峡、葛洲坝,以及金沙江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连珠成串”,构成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更大的贡献。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开挖直径16.07米的“地下巨龙”“运河号”由刀盘、盾体及5组台车组成,整机长度145米,总重量约4500吨,国产化率95%以上。首次采用了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创长距离掘进不换刀技术,可实现连续掘进4800米不换刀;全球范围内首次将光纤磨损检测技术应用于盾构刀具检测上,实现可实时检测出刀具磨损量。此外,还应用了自主研发的管片自动化拼装技术、智慧化远程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国产常压换刀装置等世界先进技术和设备,为项目施工保驾护航。超大型盾构机和中小型盾构机的设计理念完全不同,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借鉴。从十多年前多次遭到国外的技术封锁,到自主攻关研发超大型盾构机,“天和号”盾构机结束了大型和超大型盾构机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如今,我们不仅把超大直径盾构机带给中国人,还让中国超大直径盾构机服务全世界。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1500米超深水勘探,“海底两万里”不是梦“深海一号”能源站是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用于开发我国首个自营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能源站由上部组块和船体两部分组成,总重量超过5万吨,最大投影面积相当于两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总高度达120米,相当于40层楼高,最大排水量达11万吨,相当于3艘中型航母。其船体工程焊缝总长度高达60万米,可以环绕北京六环3圈;使用电缆长度超800公里,可以环绕海南岛一周。能源站按照“30年不回坞检修”的高质量设计标准建造,设计疲劳寿命达150年,可抵御百年一遇的超强台风。能源站搭载近200套关键油气处理设备,在建造阶段实现3项世界级创新,即在全球首创半潜平台立柱储油,最大储油量近2万立方米,采用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半潜平台桁架式组块,首次在陆地上采用船坞内湿式半坐墩大合拢技术,是我国海洋工程建造领域的集大成之作,实现了凝析油生产、存储和外输一体化功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技术优势。我国自主研发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下潜深度达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从全球范围看,大深度载人深潜是一道很难逾越的关口。虽然中国起步晚,却迎头赶上。
2012年,7000米级“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问世,创造当时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7062米的世界纪录;2017年,4500米级“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获得突破,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化、关键设备国产化”。2020年,“奋斗者”号部件的国产化率超过了 96.5%,先后赴南海、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海域分阶段进行了海试验证,8次突破万米。可以说,万米深海从此不再对中国人紧闭大门。从进入、认知深海,再到探查、开发深海,建设海洋强国的前景如画卷徐徐展开。
此次下线的高速磁浮,采用成熟可靠的常导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吸力使列车悬浮于轨道,实现无接触运行。具有高效快捷、安全可靠、运能强大、编组灵活、准点舒适、维护便利、绿色环保等技术优势。作为高速交通运输模式,高速磁浮可以成为高速高品质出行的有效途径之一,丰富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它的应用场景多样,可用于城市群内的高速通勤化交通、核心城市间的一体化交通和远距离高效联接的走廊化交通。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填补了航空和轮轨高铁之间的速度空白,可助力形成航空、高铁、高速磁浮和城市交通速度梯度层级完善、高效、灵活便捷的多维立体交通构架,丰富我国交通运输速度谱系,提高轨道交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保持我国高速交通领域先进优势,拉动高端装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对于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舷号“17”,开创“航母style”山东舰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
首艘国产航母
从2013年开工建设
到2019年交付海军
经历了6年时间
是我国国防装备建设的
一个重大里程碑
山东舰是举全国之力、聚全国之智的巨大系统工程,参研、参建、参试单位多达532家。从开工到交付,历时6年,突破了船体结构、动力核心设备这两项制约我国航母事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航空母舰的成功建造彰显了我国的工业实力,承载着国人几十年的梦想终成现实。
我国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1.5亿℃高能燃烧2020年12月4日
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
“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装置
在四川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
标志着中国自主掌握了
大型先进托卡马克装置的
设计、建造、运行技术
为中国核聚变堆的自主设计
与建造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先进托卡马克装置,是实现我国核聚变能开发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依托装置,也是我国消化吸收ITER技术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
大国重器没看够?
10月21日
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在北京开展
央企“杀手锏”集体亮相
大国重器牵涉国脉国运,关系民族盛衰这也是广大央企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培育造就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千千万万央企人砥砺奋进、不懈奋斗把大国重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原因所在白鹤滩首批百万机组投产发电纪念章(来源:中国能建)